2024-08-12 09:22
在闽东的青山绿水间,古田县大桥镇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该镇巧妙融合“文旅兴镇”与“产业强镇”两大战略,以旅游与特色产业的双轮驱动为核心,深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显著。
作为银耳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大桥镇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显著的比较优势。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银耳产业的地位,大桥镇积极响应食用菌“县域工厂化”的发展号召,秉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银耳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有机融合,银耳产业实现了规模与效益的双重飞跃。
据了解,2023年,大桥镇银耳总产量跃升至27万吨(鲜品),总产值约10.7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更是高达32.1亿元,稳居全县领先地位。为增强产业竞争力,大桥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吸引了天天源、康亿达等一批精深加工企业的入驻,极大地丰富了银耳产品线(涵盖银耳面膜、冻干银耳、银耳饮料等),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为银耳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走进天天源四季恒温的“智慧菇房”,管理技术员陈日兴正在进行日常的巡查工作,这位拥有二十多年银耳种植经验的资深种植户,如今已化身为当代新农人的典范。他告诉记者,传统种植方式既耗时又耗力,以往他仅能单独管理二十几间菇棚,但得益于现代化的温控技术,如今他能高效地独自负责超过100间温控菇房。
“到了天天源以后,智能菇棚非常智能便捷,只要设置了温控、湿度就可以了,同时产量质量也提高了。菇做得好,菇农收入也好。传统菇棚一年可以做四到五批,智能菇棚一年可以做八到九批,甚至一年都在做。”陈日兴说道。
对于陈日兴而言,从传统菇棚到“智慧菇房”的转变,不仅是种植技术的升级,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他深刻体会到科技对农z6尊龙·中国官方网站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看到了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
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大桥镇也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位于大桥镇境内的钱来山景区以其千亩樱花林的绝美风光和多样化的休闲设施,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钱来山景区已成为福建省内知名的乡村旅游景点和3A景区。自然的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渠道。”钱来山景区副经理蒋燕平说道。
为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与影响力,大桥镇还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与环境整治力度,并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华侨文化、库区文化、畲族文化及菌业文化等多元特色融入旅游体验中,生动讲述“大桥故事”,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桥镇是古田临水宫祖庙的所在地,是陈靖姑信俗文化核心区域的核心。近年来,为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信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大桥镇通过打造“千年临水”旅游IP、接续成功举办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等,不断提升临水宫祖庙的品牌影响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以旅游和特色产业为双轮驱动,古田县大桥镇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大桥镇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本土资源潜力,推动旅游和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旅游投资集团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9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