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16:39
2025年已过半,北京、上海、江苏、吉林、贵州、海南、青海、云南、新疆等20个省份晒出文旅市场成绩单。这份“期中考试”答卷,不仅展现了各地文旅经济的韧性,更透露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5上半年,北京市游客接待量约为1.8亿人次,同比增长7.1%;旅游花费约为3381亿元,同比增长8.8%。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3483.88万人次,同比增长3.9%;1月至6月,全市国内游客旅游花费1437.61亿元,同比增长12.1%;游客人均花费1066.17元,同比增长8.0%。
今年上半年,天津共举行了6000多场演出,包括天津音乐节、天津戏剧节、演唱会等,演出市场也带动了住宿、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每1元的门票收入,会拉动约5元的消费。持续丰富的场景和活动,也让游客数量变为消费留量。
今年上半年,重庆共接待国内游客2.35亿人次、入境游客92.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6%、77.2%。
据了解,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外籍人员入境政策不断优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China Travel”(“中国旅游”)越来越热,被称为“8D魔幻”之都的重庆,成为外籍人员入境中国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来自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入境游人数累计达415.8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加11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7.73%;过夜人数382.7万人次,同比增长47.09%。两项数据均大幅超过2024年同期水平,展现出上海入境游市场强劲的吸引力。
从上半年来沪外国游客数据看,韩国游客对上海的喜爱一如既往。截至今年6月底,来沪韩国游客总数达42.3万余人次,增幅达130.70%,位居来沪入境游主要客源国榜首。这一数据,已接近去年全年韩国游客来沪总数的44.6万余人次。
上半年上海入境游客源增幅前十名的客源国中,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据四席。从累计客流看,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今年上半年来沪游客均在10万人次以上。
今年以来,江苏文旅热力持续上升。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数据显示,1月至6月,全省纳入监测的647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84家博物馆和10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去重后共接待游客5.49亿人次,游客消费总额2505.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11.45%和10.89%。
银联商务数据显示,1月至6月,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3357.4亿元,同比增长14.79%;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29.42%,同比提高4.64个百分点;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45%,同比提高0.33个百分点,保持全国第一。
5月以来,“苏超”成为“新顶流”。“苏超”前五轮30场比赛,带动主场城市比赛日接待游客总量和游客消费总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27.3%、28.1%,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5.2%。
1—6月,江苏纳入监测的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共接待游客2.111亿人次,游客消费649.1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7.1%和5.7%。今年1—6月全省有309家景区夜间开放,同比增加65家,带动景区夜间游客同比增长12.6%,银联渠道异地夜间文旅消费939.06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天消费金额28.0%。在乡村游方面,1—6月江苏纳入监测的19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0.72亿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227.32亿元。
经移动大数据测算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分析,2025年7月1日-7月22日接待游客数据有如下数据研判:
黑龙江全省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65.8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游客花费184.1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接待省外游客426.0万人次,占比25.6%,同比增长9.9%;接待省内游客1239.8万人次,占比75.4%,同比增长6.2%。
据银联商务大数据测算,2025年前6月,在冰雪经济、假日经济带动下,全省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28.5%;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22.5%。其中,接待省外游客占32.1%,省外游客接待量前5位分别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接待过夜游客7556.9万人次,占比34.6%。
各市(州)报送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41.1%,其中接待俄罗斯游客同比增长412%,5月、6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推动电子证章互认,办理中俄互免团队业务,其中国内游客出境1894个旅游团队,接待俄罗斯3811个团队。
全省5A、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2%。其中,度假类景区增长态势良好,北大湖滑雪场度假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莲花山冰雪旅游度假小镇景区、御龙温泉度假村接待游客量大幅增长,最高同比增长达57%。长白山景区、查干湖景区、净月潭景区、防川景区等11家景区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等级旅游民宿接待游客量、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8%、19.3%。委托第三方机构点调全省各市(州)14家酒店,6月份平均入住率较上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
从年初到年中,辽宁文旅持续长红的火热态势,成为全省经济运行的喜人亮点,也成为大数据测算的硬核注脚——1月至6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81%和16.92%。
上半年,《辽宁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实施方案》《辽宁省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等相继出台。这些务实举措,体现辽宁特色,聚焦消费者需求、经营者关切,鼓励经营主体进一步丰富文体旅消费场景和产品,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大“流量”转化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增量”。
在政策加持下,上半年,来辽游客不仅人次更多,停留时间更长,也更加年轻化。其中,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44.72%,停留4天及以上的占比近50%,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7.03%。作为消费主力军,80后、90后、00后年轻游客合并占比已超过70%。开发“考后经济”,各地纷纷推出景区免费玩、项目特惠玩等惠民消费政策,催动夏游辽宁高峰提早开启。星空露营、光影秀、商街夜市,更多夜场景燃旺夜经济,吸引游客在辽宁多住一晚、多玩一天,促进消费量级不断扩大。
2025年上半年,广西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5.1%,花费增长77.5%,主要客源国为越南、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和美国,得益于多渠道宣传和供应链修复措施推动增长。
广西文旅厅优化入境旅游奖补措施,鼓励企业海外营销推广,并组织参加国际展会、邀请旅行商踩线,这些举措显著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
上半年,桂林举办俄罗斯专场对接会等活动,南宁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增强外籍游客便利性,崇左已开展5场中越跨境旅游交流活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累计接待入境旅客205.74万人次,同比增长54.89%。武汉边检站数据显示,上半年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旅客从武汉口岸入境,其中免签入境3.3万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倍。OTA平台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天河机场入境旅客33.85万人次,同比增长26.11%,其中外国人24.68万人次,同比增长33.91%。
2025年上半年,湖北文旅消费新场景亮点纷呈,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引擎。湖北的夜晚,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舞台。“夜上黄鹤楼”“武当一梦”等夜游演艺项目,成为当地文旅消费的新热点。这些夜游项目,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活动,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湖北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据湖南省文旅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4.31亿人次,同口径比增长9.2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30亿人次,同口径比增长9.21%;接待入境游客125.4万人次,同口径比增长35.39%。全省实现游客总花费5350.98亿元,同口径比增长8.75%;其中国内游客总花费5306.72亿元,同口径比增长8.60%;实现入境游客总花费(外汇)6.23亿美元,同比增长29.21%。
积极“办会兴城”,以旅发大会带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岳阳举办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以来,文旅流量飙升,上半年,接待游客数和总花费数均居全省第二位。作为旅发大会的重点文旅项目,岳阳楼区洞庭渔歌小镇6月以来,接连推出文创周、烧烤嘉年华、摩登集市等活动。
2025年上半年,海南共接待游客5521.29万人次,同比增长8.1%;游客总花费1189.27亿元,同比增长8.4%。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入境过夜游客达65.29万人次,同比增长31.7%。多项数据彰显出海南旅游的强劲活力。
85国人员入境免签、144小时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政策持续发力,叠加释放效应显著。今年上半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达47.3万人次,出入境航班超2900架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9.1%和65.3%。其中,免签入境超20.8万人次,占入境总人数的88.54%,政策对入境旅游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7月29日,从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5.09%,国内游客花费同比增长13.86%,人均消费同比增长达8.35%。
今年以来,江西省全面落实《江西省提振消费行动方案》《关于提振江西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实施方案》,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量质双升的格局。
7月15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280.3万人在云南旅居,同比增长45.4%。从走马观花到安家落户、从游客到家人,“旅居云南”品牌效应持续扩大。
2025年上半年,旅居游客在云南人均停留91天,同比延长11天;昆明、西双版纳和曲靖排名接待人数前3位,红河、文山和西双版纳排名接待人数增速前3位;贵州、四川、重庆、广东、浙江和黑龙江是来滇旅居主要客源地。
今后,云南省还将推动建成一批新的旅居标杆目的地,探索创新一批新的“旅居云南”业态模式,擦亮“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品牌,探索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路径。
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全省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2%、旅游总花费增长10.6%。
“村字号IP”持续释放强劲旅游吸引力。老牌“村超”“村BA”热度不减;新兴“村马”“村T”光芒毕现。仅5月1日至3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接待人数超过21.4万人次,增幅34.68%;旅游总收入突破2.16亿元,增幅44.45%。
入夏避暑经济激活山地优势。依托凉爽气候及喀斯特生态,贵州积极发展漂流、避暑旅居z6尊龙官方平台业态,将“本地优势”转化为“流量密码”。安顺凭借21℃的凉爽气候和丰富的夜间文旅业态,吸引大批游客避暑旅居和消费;毕节百里杜鹃成重庆等“火炉”城市游客长住热门选择; 话题席卷网络,贵阳桃源河漂流7月26日单日接待量破1万人次。
在文旅体融合发展有力带动下,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z6尊龙官方平台分别增长5.6%、8.2%,分别较一季度加快1.4个、0.8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2730.57万人次,增长21.14%;旅游总花费234.8亿元,同比增长20.3%。
开展“冰雪+旅游”“非遗+旅游”等冬春季活动200余项,配套推出减免优惠措施。丰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体验,豹街、特色小镇频频亮相央视。开行“大美青海·幸福西藏”“夏都西宁·魅力海西·秘境茫崖”等旅游专列49趟次,推出“花期乡遇”等乡村旅游赏花精品线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放“山宗水源 惠游青海”消费券1214万元,直接拉动消费4586万元,间接带动消费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甘肃乡村旅游市场表现亮眼,共接待游客9497.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45%;乡村游客旅游花费达321.89亿元,同比增长2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旺盛的市场活力。
游客停留时长延长,过夜游增速快于一日游。今年上半年,甘肃乡村旅游过夜游客4263.75万人次,同比增长13.98%,甘肃通过举办“夜游”“夜娱”等乡村特色文旅活动,多元的产品、特色的体验持续延长游客停留时长,推动乡村旅游目的地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
中老年游客增长快,银发经济潜力无限。与去年同期相比,50岁至60岁的“银发族”游客群体以58.8%的同比增速领跑市场,40-50岁的游客群体同比增速达37.89%,30-40岁的客群则保持18.12%的稳健增长。
上半年全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701.78万人次,旅游花费36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7%和5.08%,比一季度加快16.3个和8.1个百分点,全区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文旅消费持续繁荣,“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文旅场景、演唱会、体育赛事数量、质量和流量全面提升,吸引游客来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128.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量增长31.2%,国际旅游收入增长35.3%。
不断完善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国际陆港、持续壮大口岸经济、深化拓展对外交流……西藏这片土地,正凭借其山河湖路的纵横交错,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5年上半年新疆旅游业又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3277.73万人次游客花费1425.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5%和11.59%作为国内外热门旅游目的地新疆持续释放吸引力新疆文旅产业正焕发蓬勃生机。
随着旅游兴疆战略深入推进,新疆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体验和日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游客。喀什古城景区打造非遗体验工坊,开发空中花园等旅游新业态,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横贯天山山脉的独库公路自5月31日恢复通车后,前3日车流量就突破5.6万辆次,这条串联起雪山、草原、峡谷的景观大道,已成为自驾爱好者心中的“打卡地”。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旅游投资集团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9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