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23:18
当前文旅产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运用场景创新经济学理论,探讨如何破解“大而全”文旅开发模式的深层矛盾,这对于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三大转变”——从重资产投入向轻资产运营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特色化发展转变、从传统观光向沉浸体验转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大而全”开发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需在时代机遇中寻求破局之道,为创新突破奠定认知基础。
1. 资产负债率高企导致运营韧性不足。重投资、长周期的开发模式使企业抗风险能力薄弱,难以应对市场波动。
2. 产品同质化严重削弱市场竞争力。盲目复制“大项目”“大景区”模式,导致区域间文旅产品辨识度低,陷入低价竞争困境。
3. 文化内涵失真背离产业本质。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简化文化表达,使文旅产品沦为“文化符号的堆砌”,失去情感连接价值。
4. 生态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大规模开发忽视生态承载力,造成自然景观不可逆损伤,违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5. 技术应用炫技化脱离实际需求。重硬件投入轻场景适配,技术与文旅体验割裂,未能真正提升游客获得感。
1. 场景革命重塑产业逻辑。从PC互联网到万物赋能的四次场景革命,持续重构文旅产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与价值创造模式,数字经济、体验经济、休闲经济、全域旅游和品牌消费等“五代叠加”催生多元业态创新,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场景创新型转型,技术迭代成为创新核心引擎。
2. 政策体系构建制度支撑。2024年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新定位。这个新定位标志着旅游业已从传统服务业的“配角”转向新型动力产业的“主角”。2025年国办2号文通过18项措施构建12类消费场景,形成“战略定位—实施路径”的政策闭环,为行业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3. 消费升级拓展市场空间。在强力推进“国内大循环”背景下,文旅消费从“基础观光”向“品质体验”跃升,文旅产业凭借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核心载体,场景创新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持续凸显,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系统性改革。
面对“大而全”模式的困局,场景创新经济学构建“规律—理论—实践”分析框架,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化方法论。
数字技术推动“场景”从物理空间升级为整合技术、需求、制度、文化的核心经济单元,历经“场景化服务—场景化创新”演进。四次场景革命使“场景”成为产业研究核心对象,催生以三大支柱逻辑为底层支撑、三大理论为框架的场景创新经济学,精准回应破解“大而全”模式的实践需求。
1. 流动创造价值。要素跨时空流动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激活“大而全”模式中闲置资源的潜在价值,扩大价值辐射范围,是价值创造的起点。
2. 连接重构价值。要素跨界融合打破传统组合模式,激发“1+12”的协同效应,推动文旅价值从单一观光向多元体验升级,破解“大而全”模式的同质化困局。
3. 场景定义价值。场景作为价值创造的中枢,通过设定要素互动规则,避免“大而全”模式的资源错配,确保价值创造的精准性,是价值实现的核心保障。
1. 场景生产力理论(宏观层面)。构建生态(E)、文化(C)、科技(T)、流量(F)、制度(I)五大要素体系,通过V=Σ(E×C×T×F×I)的非线性组合产生乘数效应,为破解“大而全”模式提供宏观逻辑框架。
2. ECHO理论(中观层面)。通过环境(E)、文化(C)、技术(T)、人本(H)、运营(O)五大要素动态耦合,将宏观逻辑转化为产业操作框架,针对“大而全”模式的弊端,细化要素在不同文旅场景中的应用方向,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3. “小而美”锚帆桨理论(微观层面)。突破“大而全”的规模导向思维,以“锚—帆—桨”三元结构为核心:“锚”构建沉浸式场景驱动情感共鸣,“帆”借数字技术实现敏捷响应,“桨”整合多元资源推动体验创新,形成可直接落地的操作路径。
基于场景创新经济学理论,“小而美”文旅新场景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载体,其示范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并形成可复制经验。
“小而美”文旅新场景是坚持人文为魂、科技为翼、小微为体、可持续为要,形成能够深度触发游客情感共鸣场景力的文旅场域。其核心在于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空间精微性、文化在地性、体验交互性和青年适配性为核心特征,打破传统认知中文化与商业的对立关系,既充分诠释“场景即生产力”的经济学逻辑,又深度表达“体验即生命力”的美学价值,精准契合当代青年客群追求个性化、沉浸式的行为偏好 ,实现“小体量承载大内涵、轻投入创造高价值”。
1.调查研究与思想动员。今年3月以来,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的安排部署,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先后多次组织景区场景焕新示范工作调研,对“小而美”文旅新场景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分类标准和场景营造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典型案例,并于今年 5 月在广州市召开 2025 景区焕新升级发展大会,正式启动会员景区场景焕新示范工作。今年6月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在京召开“小而美”场景焕新示范工作研讨会,探讨构建“诊断-焕新-共赢”闭环,为破解传统“大而美”模式“大投入、低效益”痼疾提供全新系统方案。
2. 案例征集与品牌塑造。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依托“文旅中国”新z6尊龙官方平台媒体矩阵发布《“小而美”文旅新场景案例征集标准》,开展2025年案例征集活动,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打造“发现—传播—赋能—示范”一体化链条,筛选一批可复制的“小而美”案例,形成全国性“小而美”品牌,为各地破解“大而全”模式提供实践参考。
3. 郴州现场会的实践探索。今年7月底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郴州市人民政府将共同举办“小而美”场景焕新示范工作郴州现场会暨生态合作招商活动。该活动立足郴州“生态文旅资源+青年创业政策”双重优势,组织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营销联盟开展“发现‘小而美’走进郴州”推广活动,挖掘本地潜力场景以强化品牌影响力;聚焦青年创业实践,通过现场观摩、研讨分享与孵化机制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型文旅项目;整合生态合作伙伴的资本、技术、IP等资源,搭建招商合作平台,推动形成“发现场景—培育项目—赋能产业—示范推广”的完整闭环。此举旨在以“小而美”场景焕新方法论,推进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中的适旅化改造与景区场景焕新,将郴州建设为全国首个“小而美”场景焕新示范城市,为全国提供z6尊龙官方平台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综上所述,场景创新经济学通过三大支柱逻辑揭示价值创造规律,三大理论体系构建从宏观到微观的传导路径,“小而美”文旅新场景则是理论落地的典型实践。这一“规律—理论—实践”体系将破解当前文旅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更将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三大转变”。
(作者陈献春系亚洲青年领袖论坛首席专家,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旅游投资集团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9963号